神骏犹若龙腾舞——飞梭如电的中国古代标枪

转自:中国国防报

标枪早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,用来在更安全的距离上攻击猎物,是早期人类重要的狩猎工具。随着人类历史发展,标枪逐步从狩猎武器演化为战场上的远程攻击兵器。

《筹海图编》里记载的明代标枪。

陈列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清代四川凉山彝族标枪。

标枪一般由镖头和标杆组成,为提高投掷后的飞行稳定性,有的标枪还配有尾翼。镖头为金属制,呈锥形或长水滴形等形状,套装在标杆上。标杆通常用硬木、竹竿或金属制成。不同地域的标枪有着不同的特点,比如南方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标枪,追求体质轻小,多以竹为杆,通体细长,而北方松花江一带的少数民族所用标枪则较为笨重,全长1米的标枪铁制镖头就有40厘米,且标杆一般采用硬木,中间细两头粗,配有3个铁片尾翼,近可刺远可掷,尾翼提高了标枪飞行稳定性和投射精准度。

在古代实战中,士兵将标枪投掷出去后,利用其下坠时的惯性来击杀目标。先秦时期两军对战,往往先用弓弩远射,两军渐近则以标枪互掷,之后冲锋陷阵、短兵相接。南北朝时期,为加强标枪的破坏力、杀伤力,古人还将燃烧物缠绑在标枪上向敌方投掷,以破坏战具、杀伤有生力量。宋朝时期的标枪称为“梭枪”,并正式成为军队的常规兵器。元朝蒙古骑兵也喜用标枪,比如“欺胡大”就是一种双镖头标枪,近则双向可刺,远则投掷目标,配合马的冲击速度,极具杀伤力。

宋朝时期,宋军参照南方部落战法,将标枪与盾牌结合使用,这种用法实现了单兵的攻防一体,单兵作战效能得到很大提升。元军、明军均沿用这一方法,特别是明朝戚家军的鸳鸯阵,还将藤牌兵与狼筅兵、长枪兵、镗钯兵、火器兵等多兵种结合为作战单元,攻防能力极强。据《武备要略》记载,明军普通盾牌手一般持双标枪,其左手持盾牌、腰刀和一支标枪,右手再持一支标枪,作战时先投掷标枪然后近战,这就让盾牌手同时具备远程攻击和近战能力。明军水战时也使用标枪,《武备志》记载犁头镖“中舟必洞,中人必碎”,破坏力极强。此外,古人还发明了标枪的其他用法,如在标枪上涂抹毒药或绑缚爆炸物,投掷以后可以毒杀、炸伤敌人,有着独到的作战效果。

标枪在古代同期的西方军队中,使用更为普遍,比如在古希腊、古罗马及马其顿体系中,均配有标枪。特别是曾经称霸西方的古罗马,在公元前3世纪,就装备名为“pila”的轻型标枪和名为“pilum”的重型标枪,后来又开发出多种形制,有的为增强贯穿力,还在镖头下端装上铁球。古罗马人为将标枪投掷更远,还发明了专用的投枪器。罗马军团在对战马其顿方阵时,主要靠重型标枪打开突破口,然后军团士兵以盾牌和短剑冲进马其顿阵列内进行短兵拼杀。

时至近代,随着枪械、火炮等远程火器大发展,作为远程冷兵器的标枪退出军事舞台,逐渐发展为体育竞技项目,并成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之一。

责任编辑/陶春晓 
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