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驻守在高原地区的战友,快来关注“防冻”知识

转自:中国军网

    寒冬来袭话“防冻”

    ■谭又铭 吴刘佳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

    茅文宽绘

    @驻守在高原地区的战友,快来关注“防冻”知识

    进入冬季,不少单位组织官兵到高原地区进行高寒条件下的适应性训练。高寒缺氧环境会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,如果防寒防病措施不到位,还会影响冬季练兵质效。从本期开始,我们邀请长期从事高原病防治工作的专家,为战友们介绍相关卫生防护知识,希望能给正在高原进行冬季训练的战友们提供帮助。

    ——编 者

    冬季天气寒冷,较容易发生冻伤。尤其是驻守在高原地区的战友,如果保暖措施不到位,冻伤会继续加重。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总结了一些冻伤的防治知识,分享给大家。

    什么是冻伤?简单来说,冻伤指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,且没有采取足够的防寒措施,导致身体某些部位的血液流动变慢甚至停止,从而造成皮肤、肌肉等组织受损。温度低、风速大、湿度高、海拔高、阳光少、身体虚弱或受伤、饥饿疲劳、长时间不动等因素,都可能增加冻伤的发生风险。冻伤常发生在血液循环较差的身体末梢和皮肤暴露部位,如手、脚、耳朵、鼻子和脸等。

   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,冻伤的症状也有所区别。一般来说,冻伤可分为以下4个程度。

    轻度冻伤(I度)。轻度冻伤仅伤及皮肤表层,受冻皮肤表面苍白,微微肿胀,并伴有刺痛或瘙痒感。一般情况下,轻度冻伤在1周左右能够自行恢复,不会留下疤痕。

    中度冻伤(II度)。中度冻伤会损伤皮肤组织,冻伤部位明显肿胀,皮肤表面可能出现水疱,疼痛感较强。中度冻伤一般不能自行恢复,需要及时进行治疗。通常经过3周左右的治疗,患处能逐渐恢复,但可能伴有皮肤敏感等后遗症。

    重度冻伤(III度)。重度冻伤会造成皮肤及深层组织广泛受损,冻伤处感觉消失,皮肤颜色从苍白变成黑褐色或紫褐色,出现血性水疱。重度冻伤不易愈合,治愈后也可能留下明显疤痕,且冻伤部位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。

    极重度冻伤(IV度)。极重度冻伤可能会损伤整个皮肤层及肌肉、骨骼,甚至导致截肢。极重度冻伤患者皮肤呈蓝紫色,完全失去知觉。极重度冻伤包括全身性严重冻伤,通常发生在极端环境下,如意外事故中接触到极低温度或长时间暴露于严寒之中。冻伤初期,患者可能出现颤抖、脸色苍白及体温骤降等症状,随后迅速恶化,出现身体僵硬、意识模糊乃至昏迷的情况。

    冻伤早期应立即脱离寒冷环境,并通过用衣物或温热的手覆盖受冻部位的方法进行复温,防止冻伤处热量进一步散失。随后,可进行快速水浴复温。水温应控制在37℃~43℃。耳鼻等无法浸泡的冻伤部位,可用42℃的湿毛巾进行局部热敷。复温过程中,应严格控制水温,避免水温过热造成二次伤害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能采取用冰块擦拭冻僵的肢体、直接烤火或用温度较高的水浸泡患处等方式进行复温,这样会加重组织损伤。

    对重度冻伤患者来说,迅速有效的救援至关重要。一旦出现重度冻伤情况,应立即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,用温水进行全身复温并轻柔按摩,以促进血液循环。同时,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,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,维持生命体征,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如果出现感染、低体温症引起的相关器官损害等并发症,需要进行专业处理,严重时必须及时转送至监护病房,进行密切观察和综合治疗。待伤情平稳后,部分重度冻伤患者还需要接受物理治疗、康复训练及心理辅导,逐步恢复受损功能,减轻因冻伤带来的心理创伤。

    多数冻伤是可以预防的。提高冻伤的防治意识和水平,可以有效减少冻伤的发生率。

    掌握冻伤的防护知识。部队到寒区训练或执行任务时,要加强防冻知识宣教,让官兵熟知容易诱发冻伤的情况,并掌握基本防护方法。战友们在训练、执勤时应保护好易冻部位,做好手、足、鼻、耳廓及面颊等部位的保暖;执勤前佩戴好手套,穿厚袜子、棉鞋、棉衣等保暖装备;衣物潮湿后需要及时更换或烤干,以防湿气带走身体热量;尽量避免在严寒、大风、潮湿环境下长时间站立不动;勤用热水泡脚,睡眠时注意保暖;不要赤手接触温度很低的金属物体;严禁饮酒,饮酒会加速血液循环,使人体散发更多热量。

    科学组织耐寒锻炼。耐寒锻炼能够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,减少冻伤发生的概率及减轻冻伤严重程度。一般建议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,帮助身体逐步建立冷习服。常用的锻炼方法包括体能训练、全身冷暴露(如冷水浴)和局部冷暴露(如用冷水洗脸、洗脚,延长户外活动时间)等。进行耐寒锻炼时,应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,防止急于求成造成意外伤害。

    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。冬季天气寒冷,人体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,以满足机体产热、保温的需要。建议战友们在冬季适当增加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产热营养素的摄入。适当增加脂肪的摄入量,可以增强饱腹感。建议炊事人员烹调食物时以植物油脂为主,如菜籽油、大豆油等,也可在小吃、点心的制作中加入酥油、黄油、深海鱼油等动物油脂,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。摄入充足的主食,可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。除米饭、面条、土豆、红薯等常见主食外,也可因地制宜选择青稞、燕麦、莜麦等耐高寒谷物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。

    做好气象监测和预报。准确的气象监测和预报,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天气变化,为合理安排军事训练任务提供依据。各单位应根据气候环境条件,科学制订训练计划,并落实好各项防寒措施。例如,在极端寒冷天气下适当减少户外训练时间,多安排在室内训练;在风雪天气时,应暂停高空作业和野外行军等活动。

上一篇:低空空域到底有多高?
下一篇: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,国防部回应
免责声明:

1、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,主要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;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,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;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,风险自负。